

什麼是「外泌體」
科學家在五、六十年前,就知道外泌體的存在,但是,即使到三十幾年前,科學家都還認為這些外泌體只是一些細胞的廢棄物,所以如果在實驗室看到這些東西,基本上都是把它當垃圾丟掉。沒想到,這幾年的研究,才發現這個外泌體真是個寶。這也是為什麼有三位研究外泌體的科學家,得到了2013年得到諾爾獎。
我們都知道,細胞和細胞之間,沒有嘴巴可講話,而是要靠互相傳遞訊息,才能互相合作,完全任務。就好像大隊接力一樣,棒子要一直傳遞下去,才能完成比賽。那這種訊息的傳遞方式,就有很多種
像女生的「生理期」,之所以每個月會來一次,就是受到大腦所釋放的荷爾蒙,進入血液,再到達卵巢,引發排卵,之後才有月經。這種荷爾蒙,就是一種蛋白質,也就是大腦所釋放的一種「訊息」。你可以把它想成,大腦就是寄了一封「信」給卵巢。

但是,有的時候,細胞之間想要傳遞的「訊息」很多,有可能是一整個「專案」,裡面還包含了很多的小計劃。由於這些小計劃都是同屬於這個「專案」的,它們無法被分開交付出去,否則會亂成一團。
於是就需要把這些小計劃整個打包,裝箱在一起,整個一起寄出去,這樣,收到這個包裹的細胞,才知道這些是要一起執行的小計劃,以完成整個的任務。那這整個包裹,可以說就是一種「外泌體」。 所以,如果一般內分泌系統的「荷爾蒙」是一封信的話,外泌體就是一個「大禮包」,因為裡面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物質,除了蛋白質以外,還有核酸,包括 DNA、 RNA、miRNA,還有脂質等等。那細胞和細胞之間,就可透過外泌體的傳遞,互相溝通訊息。
「外泌體」優勢

奈米級分子,具備大量生長因子與雙層脂質構造,可穿透血管屏蔽。

專業技術培養後以凍晶保存,具備高度相容性、穩定性與安全性。

傳統幹細胞需開刀植入,外泌體僅需針劑施打,自由度更高。
「外泌體」機轉圖
免疫調節 – 組織修復 – 神經再生

醫學應用領域

器官損傷
促進組織生長和修復慢性傷口、幫助嚴重燒燙傷修復。

免疫調節
miRNA 或蛋白質等生物活性物質,調節細胞的免疫反應。刺激膠原蛋白和彈力蛋白的合成,刺激毛囊的增長和分化。

關節修復
促進軟骨組織的生長,針對退化性關節炎及運動傷害

神經退化
促進受損神經細胞的生長和恢復,針對阿茲海默症、帕金森氏症等。

醫美治療
刺激膠原蛋白和彈力蛋白的合成,刺激毛囊的增長和分化。

脊髓創傷
抑制炎症反應,促進細胞增值,調節合成代謝反應。
幹細胞 VS 外泌體
